公則生明 廉則生威
——“大力弘揚清廉守正、擔當實干之風”主題征文⑧
▍作者:劉牧原
▍單位:湖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
初到出版系統(tǒng)時,就聽人說制作出版部是個厲害的地方?!皡柡υ谀睦锬??”當我詢問時,得到的卻往往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。帶著這個疑惑,我進入了湖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出版部,成為了別人口中這個“厲害”部門的一員。
待得時間久了才明白,制作出版部作為銜接編輯、印制和發(fā)行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部門,時常會代表出版社作為甲方和各印刷廠、造紙廠、照排等單位打交道。因此,在旁人看來,制作出版部管著合作單位的“飯碗”,自然十分“厲害”。
既然管著合作單位的“飯碗”,制作出版部的工作人員或多或少都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。而作為制作出版部的負責人——李楓所面對的環(huán)境更加復雜,所肩負的責任也更加重大:選擇承印單位,需要他把好第一道關;確保印刷質量,需要他查好第一道崗;完成進項支付,需要他核實每一筆結算款……因此,李楓一直強調要嚴格執(zhí)行各項工作制度,通過規(guī)范生產流程加強對供應商的日常管理。同時,他經常在部門內部開展廉潔教育,強調要提高責任意識、廉潔意識。他常說:“制作出版部作為公司‘花錢’的部門,說起來容易,實則責任重大,要確保每一分錢不亂花,花得值?!?/span>
李楓嚴以修身、嚴以用權、嚴于律己,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,經常帶領部門同事去教育社倉庫抽檢入庫圖書的印裝質量。他認為,只有去倉庫隨機抽檢,才能真正檢測出各供應商的真實質量水平,并將此作為每年對各供應商資源庫優(yōu)勝劣汰的重要評估依據之一。正因如此,在他任職期間,每年在“3·15”印刷質檢活動中,抽檢圖書均沒有出現印裝質量不合格的責任事故。
記得公司圖書《楚樂器研究》出版前,曾經從事過美術編輯工作的李楓,在書稿排版環(huán)節(jié)就開始和編輯反復溝通,建議編輯將四色圖書中部分印張內容改為雙色印刷,這樣既能滿足成書效果,也能控制住生產成本。排版工作完成后,他按照編輯需求,從教育社資源庫內挑選多家供應商作為備選,并要求他們提供紙張進行打樣。樣張效果不滿意,就與編輯協商調整設計、調整紙張方案再重新進行打樣......整個過程比較下來,直到編輯滿意為止,才最終確定供應商。圖書出版后,該書得到了作者和編輯的一致認可。
制作出版部老同志比較多,李楓在年齡和從業(yè)時間上同他們比起來只能算是“小字輩”,但是在組織紀律上,卻以身作則,勇當排頭兵。業(yè)務上遇到問題時,他會向老同志虛心求教;工作中出現問題時,他會堅持原則,實事求是。正因如此,部門里的老員工都愿意幫襯著他,部門員工的辦事效率高,工作作風好。
李楓不僅謀事很實,做人也很實。許多事情他都親力親為,與同志們同甘共苦。委印圖書出現問題,他會第一時間趕往印刷廠處理;排版要得急,他會主動留下來和照排人員一起加班。同時,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,有時寧愿自己吃點虧也要優(yōu)先照顧部門其他同事的訴求。所以,制作出版部氛圍非常融洽,在工作上他是認真負責的上司,在生活中他是親切隨和的朋友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。領導干部自覺強黨性、帶頭作表率,從自我做起、從現在做起、從點滴做起,就能筑牢防線、守住底線,純正風氣、凈化生態(tài)。
公則生明,廉則生威。李楓正是因為公正無私所以光明磊落,正是因為廉潔所以樹立了威信。他是一個平凡的人,但是卻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(yè)績。我們應該像李楓一樣,牢記使命,真抓實干,恪盡職守,為教育社,為集團(股份)公司,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和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!